3分钟艺术 │ 何博:艺术的发声是否缓解了沟通的障碍?
Hi~
这是3分钟艺术时刻的第四十五期
全文共4348个字 阅读大约3分钟
艺术家何博
很多消息、很多通讯要求即时性,省掉了很多让人独立在自己的经验中思考的可能性。所以我选择以艺术来转化我的新闻理想,但同时也要规避为批判而批判的空洞。
___
“新闻之于旧闻,正如后浪之于前浪。”何博在自己的作品《三月八日的若干回响》中写道。这是基于6年前的马航事件的创作,这次创作何博延迟了两年。2020 LensCulture Exposure Awards揭晓,何博凭作品《从此没人和你说话》获“评委特别推荐奖”,他也是本届比赛唯一获奖的中国摄影师,这次采访基于此,但也延迟了两个星期。
这是人人皆可发声的时代,一个声音盖过另一个声音。“追热点”成了新闻工作的准则之一,冰冷的数字成了新闻的事实标准。人们在巨大的信息场里,无法置身事外,却也总在真相的边缘徘徊不定。何博曾为“新闻理想”拼搏着,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,无力感一直伴随着他,不再轻易发声。
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2016.3.22 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
“新闻理想”并非遗失,何博放进了艺术中。从马航事件到《查理周刊》枪击事件,他并未作出鲜明的态度去侵略他人,而是塑造了一个平台。这个平台的信息纷杂,却也障碍十足,让人们去选择是“事不关己”还是耐心跨越。他也越来越怀疑艺术所谓的批判性,对何博来说,艺术不是表达,而是一种沟通。沟通来来去去的信息断层,沟通愤怒与冷静,沟通希望与失望,也沟通我们的无能为力与竭尽所能。
无力感的矛盾循环
____________________
《从此没人和你说话》是2016年的作品,之前就获得一些奖项提名,今年又刚刚斩获了Lensculture曝光奖评委特别推荐奖,你怎么看待这些奖项对这组作品的意义?
参展也好,投比赛也罢,与其说是需要奖项之于作品的意义,不如说更在乎作品能够依靠这些渠道被更多人看到。《从此没人和你说话》本身就是建立在西方语境之上的,我感兴趣的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看这组作品的反应。那如何去捕捉这些反应呢?最好的方式就是参加一些不同的展览。
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2005.7.7 伦敦地铁爆炸案
《从此没人和你说话》聚焦暴力和恐怖袭击事件,六幅图形配以相应的音频,每一段音频里都传达“滴滴嘟嘟”的电报声,几乎盖过了所有的声音,这种电报声代表着什么?
挺感谢你能够感受到这个细节,其实我是故意把电报声给放大到超过其他背景音的。这些声音还原了每张作品上面的红色的摩尔斯码。
广义点说,过去在大众传媒中,作为局外人的受众最容易接收到信息就是“数字”二字,却没有真正和受害者建立联系。且大多数人习惯了这样的传播方式,除了唤起一点无能为力的怜悯,“事不关己”的态度又让人们遗忘了这些事情,这就是传达的障碍。
所以在图像中设置摩尔斯码的障碍其实就是在尝试分流一下观看者,我们的常态是觉得这个作品太难,就走开,依然是一个局外人的角色。还有一小部分人会试着解开密码。这很像现实生活中,我们面对新闻的两种状态。
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展览现场 第16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
这组作品看似信息繁杂——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图像交织,但却好像什么都没说,这是有意安排吗?
是特意安排的,它是一种失语的状态,或者说是表达的障碍。很多艺术作品、新闻都希望能直接迅速、简洁地把“信息”或“价值”传达给观众,但其实在现实中,许多信息的传递本来就存在着巨大的障碍,传播有时是无效的,或者是一厢情愿的。
具体回到这组作品的初衷,当时在巴黎遇到《查理周刊》枪击事件,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种失语状态。我自觉是个学新闻和艺术的人,下意识地想要去表达,当时我的法国老师和朋友很多都参与了游行。但最后我放弃了,即便是关于恐怖主义这样一个看起来立场非常鲜明的话题。不在事件真正的语境中,我的发声就会容易空洞和冲动,轻浮或者无力。
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2015.1.7 法国《查理周刊》总部袭击事件
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1999.4.20 科伦拜恩校园枪击事件及局部放大
看过你之前的采访,你常常会提到“无力感”一词,无力感从何而来?
无力感一直存在,我不是个激进的人,会思考很多,很少做出决然的判断。同时无力感也驱使着我选择一种自己更加舒服、逻辑上更能够说服我自己的方式去做表达,那么就是艺术创作本身。
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,比如说这次的疫情事件。做艺术的真的没有办法像医护人员、志愿者之类的能够做到更多的事情,你的间接呐喊始终空洞,不可能设身处地。这也是无力感的矛盾循环。
从此没人和你说话 展览现场 第16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
用艺术来转化新闻理想
________________
最近的疫情让大家都忧心忡忡,有些艺术家画了很多前线医护人物,有些艺术家也在不同程度的发声,你怎么理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?
有些人用艺术去塑造或者再现某些符号,来回应自己的社会责任,这些符号很具煽动性,让人记得住,但这个符号在被转化成“艺术”后,就已经被简化了,它本身的丰富性被掏空,成了一纸的片面。这样的手法过于粗暴,某种程度上也是很不负责的。
很长一段时间,我越来越怀疑艺术所谓的批判性,艺术家有很局限的个体经验,如果对一件事没有充分地认知,这些批判如何是有效的?至少我没资格。我做这些作品没有过多呈现自己的态度,也谈不上什么批判,它们更像是一个中介平台,让大家能再次、多角度地关注到某件事情。
不同人群,或者说职业,去实现责任的方式、难度和压力都是不一样的,而且不同主体信奉的“责任”本身也有区别,甚至是彼此相悖的。我其实并不确定“艺术家”这个身份与(人们期待的)社会责任之间的关联是否真的牢固。
对我自己来说,本科的专业是新闻,当时所理解的社会责任就是简单的四个字——“新闻理想”,后来发现传统媒体在当下已经没有办法去承载这四个字,所以退回到个人、更加独立做表达,那就是用艺术创作来转化我的新闻理想。当然这些转化都是非常主观的,我也不奢望它们能营造出多么“深刻”的意义。
三月八日的若干回响 第四部分:Who is Your Daddy?
被证实或者证伪的普通故事,最后被雕刻成一桩桩瘦削高耸的碑,即便他们本无心如此。
你的作品大多是基于新闻事件而进行创作的,新闻往往讲求时效性,而艺术创作往往是滞后性的,你怎么看待这两种表达方式?
很多消息、很多通讯要求即时性,省掉了很多让人独立在自己的经验中思考的可能性。我选择艺术来表达,有点像新闻里的深度报道,但深度报道相对要求客观性、细节性,寻求还原这个故事。
而艺术就可以规避掉核实细节的种种举措(但并不是说放弃寻求希望抵达的真实)。艺术有自己的逻辑,可以自由发挥,创作者和观众经验的交集共同为这些逻辑带来结果。
三月八日的若干回响 第一部分:你相信这是2014年3月8日的印度洋吗?
把印度洋按一定经纬度分割成小块,按图索骥。你也可以是搜寻者,但更需耐心和专注——相纸在下沉,我们最初的信誓旦旦也在消耗着。
我们知道你的另一个身份是《中国摄影》杂志的编辑,比起一些艺术家的直接观看世界,编辑的工作其实是间接透过图像来理解艺术家,理解这个世界。而你的作品也几乎是一种图像再创造,这和你的编辑身份关联大吗?
这四五年的编辑工作里,不断地看作品,让我习惯了立足逻辑而非直觉来看待艺术。我将创作逻辑和工作逻辑连接到了一起,更重要的是,编辑工作使我始终保持一个警觉状态:不断要去接受新的信息,尝试扩大自己的边界,不断更新自己,尽量以相对开阔的眼光理解艺术家,不能限制在自己舒服、狭隘的领域。这样才不会陷入工作的麻木和创作的自以为是。
延伸的刺点10.0
延伸的刺点10.1
延伸的刺点10.2
我的创作在沟通,
而不在表达
____________________
去年的新作《您受累,请问天津还有什么好玩儿的?》同样是一种图像再创作。《从此没人和你说话》比较严肃,这次创作比较幽默地讲述了天津的文化变迁,我感觉“幽默、严肃”是你作品很重要的两层底色,是不是我感觉错误?
你的感觉特别对。我个人事实上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,这几年的创作却不是感情所激发的,而用相对严谨的逻辑去搭建自己的作品。我的作品不是表达,更多的是一种沟通,不想用过多的情感和态度来侵略他人。
我底子里虽然严肃,但我很喜欢幽默的东西。一方面是有些作品本身需要这样的态度来呈现;另一方面是创作的节奏,我习惯完成一组严肃的作品后,用一些轻松幽默的方式来继续新的创作,这种节奏的变化跟作品的具体主题也相关。
您受累,请问天津还有什么好玩儿的?
肖像·下:复制 姚念媛,1934年(化妆:兰于青)
兰于青所用化妆材料
这组的第三部分,让天津女孩为老照片中的女孩化妆,有意思的是,无论是化妆品多么昂贵,还是化妆术多么精准,也不如原照片的漂亮,收到照片的你有没有被吓到?
对,她们自己在现实中化妆挺好看的,结果帮照片画就不好看了,这一出跳戏的地方很精彩。
我也没有吓到,但是我承认我是比较吃惊。最后出来这个效果其实挺好的。因为之前没有在艺术微喷上化过妆,害怕化妆品材料破坏了照片的纸张什么的。后来收到完成品还挺开心的,而且那些合作的姑娘也挺开心,能一起创作。
您受累,请问天津还有什么好玩儿的?
肖像·下:复制 碧君馆主,1935年(化妆:朱秋彤)
朱秋彤所用化妆材料
你当时做这一部分的初衷是什么?
它的标题叫《肖像·下:复制》,其实它还有一个《肖像·上》没有完成。《肖像·上》跟妈祖的形象相关,妈祖从福建一路向北到天津,她的形象被塑造、被充实,一直被人们所崇拜,成为保佑港口风调雨顺的女神。
到了近代,传说和民间文化里女神被具体化为个人,从北洋的名媛,到现在的一些网红小姑娘,她们的形象又是如何被塑造的?她们是如何变定义“美”,如何承担“女神”新的意义的?我就想到化妆这个事情。这一部分就是想探讨女性的形象变迁,以及人们对美的认识变化。我觉得它在《天津》这个大项目“娱乐”的大话题下,是非常生动重要的。
您受累,请问天津还有什么好玩儿的?
肖像·下:复制 李如瑾,1936年(化妆:宫绮梦)
艺术创作很多时候有排他性,而你的作品喜欢和他人一起创作,和他人合作最大的有趣之处在哪里?
我挺喜欢惊喜的。当我建立了一个逻辑后,跟不同人沟通、合作会获得不同的答案,但这些答案又是相对安全的,它在设置的逻辑下,可以言之有物。
对于这些合作产生的作品不“精美”的问题,我其实不太看重。我本身没有经过专业的造型艺术训练,可能对“好看”没有太多执念,技术也不好,哈哈。
另外,我其实是个有些社恐的人,一般情况下,我很少主动去和人产生关联。但艺术提供了一个渠道,让我和很多陌生人产生了互动,而产生关联的理由又是特别纯粹的。参与我创作的人,身份各种各样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,那么在艺术里面,他们其实可以抛下大部分的社会身份、生活状态,甚至可以说是一丝不挂的进入到这个暂时的联盟里面。通过艺术合作,一起“玩”,这可能是我更愿意跟人相处的方式。
您受累,请问天津还有什么好玩儿的?
肖像·下:复制 安娜,1933年(化妆:王雪莹)
您受累,请问天津还有什么好玩儿的?
肖像·下:复制 邓懿,1935年(化妆:王艺萱)
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?
想把四川一些局部的历史,比较小众的一些历史,跟个人经历结合起来做一点东西。
采访、撰文:乔冬
图片由艺术家提供,版权为艺术家所有
\ END /
ARTISTS 艺术家
何博
HEBO
1989年出生于四川德阳,现工作生活于北京。
围绕现成图像、业余影像、灾难与暴力事件等主题进行艺术实践。获荷兰LensCulture曝光奖评委选择奖(2020年)。入选荷兰Foam Talent Call 2018,2017年第9届三影堂摄影奖。获2016年、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,2018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优秀展览奖。作品和文章发表于《Foam》《Musée》《中国摄影》《数码摄影》《摄影之友》《摄影世界》《摄影是艺术》《中国摄影家》《自然生长:百名85后中国摄影师个案剖析》以及光明日报、信息时报等刊物。
RECOMMEND 推荐阅读
3分钟艺术 │ 蒋志:非常疯狂,但是不会告诉别人
3分钟艺术 │ 苏葵:带日常物逃离日常
3分钟艺术 │ 吉木:一个创作者要使用自己的生命经历